0311-89867923
您当前的位置 : 创意工厂 >> 冀录者

[我的丰收冀]80后果农刘威:给老百姓干事就行!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宁晓雪 李全  2019-09-26 17:02:54
分享: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对于刘威而言,最好的收成或许是一箱箱通过网络传递到千家万户的果子;或许是一天天变好的日子;或许是乡亲们脸上质朴的笑容;以及果实挂满枝头后,从缝隙溜进轻抚面颊的秋风和果香……

  “9月,正是蜜桃采摘发货的好时节,然而清晨的一场雨打破了宁静。凌晨两点才从合作社回到家的刘威,休息了不到四个小时,就被匆忙的电话声叫醒。

  “外面开始下雨了,今天的桃子没法摘了,梨还可以正常发货。”

  “张北的土豆运一车来吧,不用带包装。”

  “河北电商扶贫馆在拼多多上的申请正式通过了,可以开始运营了,后台账号一会就给你发过去。”

  ……

  早上六点到七点,刘威的电话就没有停过。通知果农停止摘桃;合作伙伴发来邀请一起收果子;询问库房今天要发的鸭梨是否打包顺利……电话一路从家打到合作社。

  八点半,合作社开始热闹起来,而此时的刘威已经工作了将近两个小时。在晨会以及省去的早饭过后,他和同事又赶往13公里以外的仓库,查看今天要发货的鸭梨。

  今年36岁的刘威,是深州市唐奉镇七弓张村一位年轻的果农,虽然学历不高,但是思路开阔,踏实肯干。短短几年时间,刘威带领当地果农创建万家果蔬专业合作社,借力“互联网+”开辟出一条特色增收路径。

  电商“小白”的创业之初

  2014年,多次创业失败的刘威把目光聚焦在农产品电商上。那个时候“农产品一件代发”的概念还没有为大多数果农所了解,刘威是他们村子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从经销商开车来果园收货,到标准化送达,果农们起初对刘威所描述的未来是存有疑虑的,支持的人掰着手指头就能数出来。

  以前一到果子成熟的季节,经销商就开着大车来村里面收货,装到大筐里按斤收,一斤可能一块一二。但电商不一样,对质量的把控非常严格。一箱果子如果平均五两一个,那不能大也不能小。刚开始也有人支持,只是很少,也就两三户。同样的果子,我收的时候会给出更高的价格,大伙也就慢慢接受了。”刘威说。

  从一两户的果农开始,从一家淘宝店起步,刘威说“干就干出个样子”。当年,便与北京第一生鲜电商——每日优鲜签订常年购销合同。

  2016年,刘威与乐村淘、农村淘宝、顺丰速运等企业联手,开展合作社成员电商思维转型培训,引导合作社成员在淘宝、天天果园、本来生活、每日优鲜、顺丰大当家、好相亲365等平台入驻和签约,全面推广深州蜜桃、红香酥梨、苹果、杏、黄韭、番茄等特色农产品,联接原产地农副产品与渠道无障碍沟通,缩短供应链、减少损耗,北果南卖,让合作社爆发出新的活力。

  早以前经销商来村里收水果的时候,乡亲们一亩地的产值可能卖到5000元。但是通过我们标准化分等级以后,一亩地就可能卖到6000元甚至7000元。”刘威告诉我们,刚创业的时候村里懂电商标准化的人很少,每天凌晨三四点,他就要到地里收果子,一个个果子仔细检查,然后再装箱运走。

  累吗?累!我双腿股骨头坏死,不能久坐也不能久站。那时候收果子,从四点到八点我连站着的力气都没有了,但咱也要咬牙干出个名堂来。头两年几乎都是这样,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回家。看到自己的努力有回报,乡亲们的收入上去了,高兴嘛?特别高兴,心里踏实!”

  去年冬天,随着合作社标准化流程的规范,以及渠道的畅通,村里的果子终于不再发愁销路了。刘威告诉我们,最好的时候,合作社的社员种了两亩地红薯,通过电商渠道售卖仅两个小时,就全部售馨。“他拉出去卖一块钱一斤,我给他一块二一斤,直接就在地头上把红薯卖完了。”刘威说。

  给老百姓干事就行!

  就在采访的当日,万家果蔬专业合作社与最河北平台在拼多多合作运营的特色店铺审核通过,店铺以河北省农特产品、名优产品、文化产品及扶贫产品为主营,向全国市场推广河北特色产品,助力河北省农产品上行,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现在好多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种的东西不好卖,我们都是加价收购他们的产品帮着卖,希望乡亲们能多些收入。”刘威说:“我们村家家户户都种杏,5月份杏熟了,大概能有200万斤,我自己大概能收走150万斤,每斤的收购价格都比市场价贵1毛钱。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我们一斤会多给3毛钱到5毛钱。

  5月收杏,6月到8月收蜜桃,刘威的“电商版图”已经辐射到附近20多个村子。一箱蜜桃5斤,通过电商渠道一天能销售一万箱左右。再加上直供的超市、连锁店,刘威每天卖出去的蜜桃大概能达到25万斤左右。“我都是比市场价贵一毛钱从老乡手里收购的。”刘威说。

  除了杏、蜜桃、苹果、梨等本地的水果,还有广宗的红薯和南瓜、怀来的葡萄、黄骅的冬枣……“这些都是帮着贫困户卖的,都是咱们河北特色扶贫产品。这两年政府上了好多扶贫的项目,我想着既然我有能力,能帮上忙,就肯定不能往后'出溜'。”

  面对镜头,刘威没有一丝一毫的“形而上”,和果园里朴实的乡亲们没有任何区别。在谈到“个人价值”“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时,文化水平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刘威,回答竟让问出问题的我们有一些汗颜。

  个人价值这个东西怎么说啊,没法说。什么叫个人价值?我也不懂。反正我知道给老百姓们干事就行了。我困难的时候大家帮助过我,我过得好了就不能忘了乡亲们。”刘威的回答坦荡而有力。

  采访结束,刘威就势找了块布垫在地上便半躺在果树下。他说,一年中最放松的时候就是躺在树下,看着枝头挂满沉甸甸的果子,心里就觉得很踏实。“我就往树下一趟,什么都不想,只想着树上这么多果子长得这么好,今年老乡们丰收了,我要帮老乡们多卖点果子。”刘威说。

  一箱箱快递的背后

  是一个个挂在乡亲们面颊上的质朴笑容

  生活水平提高了,和以前大不一样了!现在这日子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在深州市西马庄村经营蜜桃园的王小玲阿姨提到今年的收成,笑地合不拢嘴。

  几十年前王小玲出嫁到深州,便跟随夫家开始种蜜桃。近几年,随着农产品电商的兴起,蜜桃种植和销售方式的转变,让王小玲阿姨一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的变化。

  以前种桃子可没有现在这样的光景。那时候蜜桃的知名度也不是特别高,只能在临近的地方卖,也卖不上价钱。现在可大不一样了!有了电商以后,今天这要几箱,明天那要几箱的,也说不清是哪里要的,我们就使劲地送!心里美得很!”王小玲说。

  王小玲的儿子告诉我们,自从和刘威开始合作通过电商渠道卖桃子,平均销量增长了50%。

  今年儿子买了车,买了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我现在一看见树上的大桃子,就觉得日子越来越有滋味。我们这是‘中国梦、蜜桃梦’!”王小玲说。

  70年农业变革

  70年不同的丰收故事

  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中国的农民就要第二次迎来属于他们自己的节日——丰收节。

  丰收意味着什么?以前,丰收意味着滴入大地的汗水结出了好收成,一年的生活有了保障,子女们可以继续安心读书。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百姓消费水平不断升级,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革,农产品不只是指地里种出来的粮食。

  大量的返乡知识青年、互联网创业者,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他们有的搞种植、做农场,有的做品牌、做渠道、做电商,大多用新零售的思维方法盘活了当地农村经济,甚至带动更多贫困地区的困难户大踏步地走在脱贫的路上。

  对于他们,丰收意味着什么?

  或许是通过科技改良而不断上升的产量;或许是通过标准化销售而发往全国各地的农产品;或许是网络上对于优质农产品的一个个点赞;更或许是整个社会对于新兴职业农民的认同。

  秋风起,麦穗金黄,玉米正香甜。

  你看,他们的面颊上挂满了质朴的笑容。

  今年又是个好年头,丰收了!

看完记得分享呦

关键词:丰收节,丰收故事,农业变革,电商扶贫,新中国成立70周年责任编辑:宁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