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记者 赵娇莹 马宁
初夏的午后,暖风吹得竹林轻轻摇摆,鸟儿在树梢间叽叽喳喳,让人昏昏欲睡。此时,三三两两的人们骑着电动车、自行车络绎而至,顾不得欣赏这满院的绿意,一头扎进车间里,铺布划线、缝制整烫,继续上午的工作。
这里是位于邢台临城县东镇村的河北赛诺服装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花园式的工厂,也是周边村庄家庭妇女和残疾人重焕活力的地方。
“现在公司在临城发展了十几个厂子,每年能有十几万套的学生装订单,离不开家的家庭妇女也可以在家门口赚钱。”公司负责人刘立国说。
刘立国查看布料。长城网记者 赵娇莹 摄
三十多年前,二十来岁的刘立国因一场事故失去了右手,虽曾一蹶不振但最终重拾信心。2002年,他只身一人到石家庄学习服装裁剪,学成后回到老家拿着东拼西凑的几万元,整修老房子作厂房、购置缝纫机、招聘工人,成立了自己的服装厂,成为一名“单手创业者”。
如今的刘立国已近花甲之年,但明显比实际年龄显得年轻,他戴着假肢的右手一直揣在西服裤兜里,从外表完全看不出来他的不同。只有他自己知道,开办服装厂这近二十年,经历了多少辛酸。
这些年,让刘立国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笔订单。当时还算门外汉的他,一口答应了订单需求,但做着做着才发现,照当时的工作量肯定不能如期交货,于是他和工人们一起从早到晚,加班加点地干。
“接了订单必须得完成!当时工人特别累,有的坐着就睡着了。”刘立国感慨,“外行干肯定有困难,但不干肯定是不行的。”
“这个压力没有了,那个压力又来了。”总结这创业的二十年,刘立国笑着说,最初是没技术也不了解行业,做起来就特别吃力。现在是服装厂太多,竞争压力太大,“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困难,但坚持下来,能带动一些人尤其是残疾人就业,减轻他们家庭负担,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刘立国的创业精神也激励着更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实现梦想,现在工厂里安置了8名残疾人,有的患有眼疾视力低下,有的是聋哑人,有的失去手臂……他们在工厂里做着力所能及的工作,也向他人证明着自身的价值。
聋哑员工在刘立国的带动下重焕活力。长城网记者 马宁 摄
“太累了,下辈子再也不做服装了。”这是刘立国的玩笑话,因为现在他依然每天七点多到车间忙碌,还计划着继续扩大工厂规模,带动更多的人就业……
花园式的工厂院里,成片的月季花正火红绽放,挤挤挨挨的苹果树、桃树、山楂树等枝头缀满了青色的果子,随风摇曳,慢慢成长。